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60篇
公路运输   262篇
综合类   193篇
水路运输   158篇
铁路运输   112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针对具有多个原位地应力测试钻孔的隧址区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往往一次性将全部实测值用以计算值的回归反分析,没有考虑到隧道纵向长度远超其他方向且钻孔分布较远的特点,单个钻孔表征的临近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或反演精度被其余钻孔实测值“拉低”,导致整体反演结果容易陷入局部优解。依托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叙毕铁路斑竹林隧道、沿江高速火山隧道、木寨岭公路隧道等工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寻优准则,分析了隧址区仅有单个钻孔反演精度较高的原因,提出了对具有多个钻孔的隧址区分段并分别进行单钻孔回归反演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木寨岭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分段单孔反演较多孔反演进一步提高了反演精度;地应力的分布在断层前后呈现出先急剧增大后急剧减小的特征;除自重应力与埋深存在一定关联外,两项水平主应力随断层间距或厚度的增大突变性加剧;断层之间间距、断层倾角、断层厚度均是影响地应力方向偏转大小的重要因素,断层之间间距或断层倾角越小、断层越厚,地应力方向偏转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调谐区由1型调谐单元、钢轨、空心线圈、2型调谐单元构成,本区段所连接的调谐单元显容性,钢轨、空心线圈和邻区段连接的调谐单元呈感性,这两部分形成并联谐振。分析普速铁路ZPW-2000A空心线圈SVA阻抗值对整体谐振电路的影响,提出调谐区小轨道电路品质因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提高调谐区品质因数,可以改善钢轨传输的稳定性,增强调谐区选频性能。  相似文献   
3.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滩涂区承台钢吊箱围堰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杭州湾海域风大、流急、冲刷严重、潮差大等特殊的施工环境条件下,根据南岸滩涂区地貌及承台结构设计特点,通过对单壁钢围堰、钢板桩围堰和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案的系统分析,说明了钢吊箱围堰施工的经济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利用装配式砼吊箱底板钻孔桩钢护筒支撑和潮水涨落间隙,进行水中承台钢吊箱围堰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厚板及其焊缝在z向下的冲击性能,积累Z向冲击功的数据,为今后衡量评价z向性能提供实验依据,采用Q345B结构钢材,针对厚度60一165mm的板,在不同尺寸焊缝的十字形连接下沿轧制方向和板厚方向(z向)取样,在常温和低温下进行夏比y形缺1:2冲击试验。分析冲击功的变化规律,并用Bohzman函数进行拟合并分析韧脆转变温度。对试样断1:2进行电镜扫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z向取样,温度降低皆会对冲击韧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板厚及焊缝尺寸的增加也会对冲击韧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但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长江中游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大量的生态护岸技术,且取得较大生态效益,但是经过现场调查发现在生态护岸岸坡存在一条明显的青黄线。针对此问题,以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新厂护岸工程和桃花洲护岸工程为例,以青黄线为界将岸坡分为青绿带和青黄带,分析岸坡上青绿带和青黄带狗牙根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统计水位累计频率曲线,确定断面设计控制高程。结果表明,青黄线高程与三峡蓄水调度密切相关;累计频率为45%和80%对应的高程为生态护岸断面设计控制高程。  相似文献   
6.
风积沙作为一种抗剪能力弱、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隧道开挖时围岩变形难以控制,研究风积沙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及其适用的施工工法则显得尤为重要。依托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穿越风积沙段,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相关参数,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有无水平旋喷桩加固两种工况的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发展,从而得出三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三台阶七步法、CD法以及双侧壁导坑法5种工法的变形特征和水平旋喷桩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无水平旋喷桩加固围岩的情况下,双侧壁导坑法最适用于大断面深埋风积沙隧道,但其控制效果仍然不能满足变形要求;(2)采用水平旋喷桩加固后,三台阶加临时仰拱法最适合于大断面深埋风积沙隧道;(3)水平旋喷桩与三台阶加临时仰拱法结合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4)水平旋喷桩能够显著控制上半部分围岩变形大小,并减缓全环围岩变形速率,但对下半部分围岩变形大小控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高烈度地震区极弱千枚岩区域的涪江古城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施工为例,运用隧道施工理论、系统优化等方法并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勤测量"的施工原则,确定了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进而提出了支护紧跟措施和方法。实践表明,研究出的开挖方法、作业顺序及支护结构与参数可以满足软弱千枚岩隧洞建设需要,能够保证隧洞围岩稳定和结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深部巷道工程由于其复杂的赋存条件和应力环境使得浅部工程的支护技术和方法不能满足深部巷道工程的需要,采用松动圈理论对冬瓜山采矿巷道进行支护设计。通过对松动圈支护理论及松动圈测试进行研究,将不同地方围岩破坏情况(松动圈值)分为松动圈基准值(Lp1)和关键点松动圈值(Lp2),作为支护参数设计的量化指标,对巷道不同地方采取有区别的支护。将其运用于深部采矿巷道支护工程实践,通过现场位移监测验证了松动圈支护技术在深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州、深圳等城市已通车地铁地下车站工程的分析,从设计本身以及最新规范的相关防排烟条文出发,论述地铁地下车站公共区的防排烟模式和排烟风机的选择,提出防排烟设计在防排烟模式、防烟分区划分以及排烟风机选择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athematical framework for obtaining quantitative safety measure using macroscopic as well as microscopic traffic data. The safety surrogate obtained from the macroscopic data is in terms of analysis performed on vehicle trajectories obtained from the macroscopic data. This method of obtaining safety measure can be used for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applications. The safety surrogate for the traffic dynamics are developed in terms of a new concept of Negative Speed Differentials (NSD) that involve a convolution of vehicle speed function obtained from vehicle trajectories and then perform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quare of the output for its negative values. The framework is applicable to microscopic traffic dynamics as well where we can use car following models for microscopic dynamics or the LWR model for macroscopic dynamics. This paper then presents the use of this new safety surrog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feedback control law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in work zones using Dynamic Message Signs. A hybrid dynamics model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switching dynamics due to changing DMS messages. A feedback control design for choosing those messages is presented as well as a simple simulation example to show its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